1、固体材料弹性形变能力用杨氏弹性模量这一个重要物理量来描述。杨氏弹性模量表征的是材料的自身属性,仅与材料的性质有关,与几何尺寸以及作用力无关,是工程设计中选用材料的重要参数之一。
2、钢丝一般都会有点弯曲,所以开始放砝码时,会慢慢将弯曲拉直。所以增减砝码的读数会有不同。其次,增减砝码时候,钢丝夹具和平台的摩擦力方向不同,也需要两个结果求平均以减少误差。在外力作用下,固体发生的形状变化形变,形变分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。
3、为了减少误差,天平制造不好会引入系统误差,加减砝码就可以减少臂长不等之类引入的误差。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,其值越大,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,即材料刚度越大,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,发生弹性变形越小。
4、仪器结构及光杠杆放大原理:(1)杨氏模量测定仪:杨氏模量测定仪,待测金属丝上端夹紧,悬挂于支架顶部;下端连着一个金属框架,框架较重使金属丝维持伸直;框架下方有砝码盘,可以荷载不同质量的砝码;支架前面有一个可以升降的载物平台。
5、其中,F是受力,L是伸长量,A是横截面积,E是弹性模量。由于其他条件不变,所以E和A均不变。另外,由于每1千克砝码受力相同,因此可以将F看作常数。
1、杨氏模量实验数据根据E=σ/ε计算。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。当一条长度为L、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,F/S叫应力,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。杨氏模量介绍 杨氏模量,它是沿纵向的弹性模量,也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。
2、杨氏模量公式:E=σ/ε=(F/A)/(ΔL/L0)=FL0/AΔL。其中,E是杨氏模量,通常以帕斯卡(Pa)表示;σ是单轴应力;ε是应变;F是压缩力或伸展力;A是横截面积或垂直于作用力的横截面;ΔL是长度的变化(压缩时为负,拉伸时为正);L0是原始长度。
3、计算杨氏模量:杨氏模量(E)的计算公式是:E = \frac{\text{Stress}}{\text{Strain}}E=StrainStress 杨氏模量通常以帕斯卡(Pa)为单位,所以确保Stress和Strain的单位与杨氏模量的单位相匹配。
4、④ 实验开始时, f1和f,f3在同一水平面内,平面镜镜面在竖直面内。在这个竖直的界面上可以看到各个标数。
5、杨氏模量的单位是:N/m^2。杨氏模量: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。当一条长度为L、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,F/S叫应力,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;ΔL/L叫应变,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。应力与应变的比叫弹性模量。ΔL是微小变化量。
6、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受力时变形程度的物理量,常用符号E表示。表示单位面积内材料受力方向上的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,即E=σ除以ε。其中,E为杨氏模量,单位为帕斯卡(Pa)或兆帕(MPa);σ为应力,单位为帕斯卡(Pa)或兆帕(MPa);ε为应变,无量纲。
1、.学会用拉伸法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方法。【实验仪器】杨氏模量测定仪(包括:拉伸仪、光杠杆、望远镜、标尺),水准器,钢卷尺,螺旋测微器,钢直尺。金属丝与支架(装置见图1):金属丝长约0.5米,上端被加紧在支架的上梁上,被夹于一个圆形夹头。这圆形夹头可以在支架的下梁的圆孔内自由移动。
2、实验结果显示,本次测量得到的杨氏模量为810^11 N/m^2,与文献值相符合。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: 样品不均匀性:若待测样品的材质不均匀,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。 支架的稳定性:样品放置在支架上,若支架不稳定,同样会影响测量结果。
3、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的负载和拉伸长度的变化关系,可以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金属丝的杨氏模量,计算公式如下:杨氏模量 E = 斜率 / r2 其中,斜率为0.145N/mm,r为金属丝直径的一半,为0.245mm。因此,杨氏模量 E = 0.145 / ( x 0.2452) 9 x 101? Pa。
4、根据式(2)测杨氏模量时,F,d和L都比较容易测量,但ΔL是一个微小的长度变化,很难用普通测长器具测准,本实验用光杠杆测量ΔL。实验内容: 实验装置如图2-9,将重物托盘挂在螺栓夹B的下端,调螺栓W使钢丝铅直,并注意使螺栓夹B位于平台C的圆孔中间,且能使B在上下移动时与圆孔无摩擦。
5、实验目的 学会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。掌握光杠杆法测量微小伸长量的原理。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。学会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,结果的正确表达。学会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。
6、实验目的 学习如何通过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。 掌握光杠杆法在测量微小伸长量方面的应用原理。 学习如何使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。 掌握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,以及结果的正确报告方式。 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实验报告。